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伪造5000份报告,一检测机构负责人被判刑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04-03 09:12 点击量:

近日,由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在滨江区法院审理并宣判。浙江某检测技术公司编造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数据出具约5000份报告,最终以每个点位130元的价格非法获利65万元。





刚装修好的新房,很多业主在入住前都会找专业机构测一测空气质量,看看有没有超标、符不符合入住标准。可是,有的检测机构竟然没检测就出报告、实验数据随便填。近日,由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在滨江区法院审理并宣判。此案揭露了浙江某检测技术公司编造空气质量检测报告的黑幕。

浙江某检测技术公司是杭州一家主要从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小型机构。公司人员配置较少,但检测业务却开展得不错。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公司陆续接了10000个点位的检测委托。可时间紧、点位多,实验员又少,公司总经理唐某自觉按照正常进度,难以按时完成客户委托。但行业淡季就这样放弃上门的业务,又未免有些可惜,于是,唐某决定直接编造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数据出具约5000份报告,最终以每个点位130元的价格非法获利65万元。

由于此类检测专业性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人难以辨别,所以唐某伪造报告的事一直没被发现。2024年7月,公安机关在对掌握的线索进行侦查后,将唐某抓获归案。

本应守护公众健康的环境安全“体检单”,却沦为了非法牟利的“空白支票”。庭审当天,滨江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夏涛出庭支持公诉,滨江区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朱晓燕担任审判长。检察机关表示,部分中介组织及人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用弄虚作假的手段,严重扰乱了环境评价市场秩序、影响环境评价的公信力、侵害了社会诚信体系的稳定。

唐某作为专业检测机构负责人,本应恪守行业底线,却为谋私利将检测报告变为“盖章生意”。法院经审理认为,唐某采取编造数据的方式形成空气质量检测报告,且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庭前,唐某自愿认罪认罚,已经退出所有违法所得。最终经合议庭合议,法院当庭判处唐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15万元。

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发布了修订后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此次修订正是聚焦解决当前检验检测造假成本偏低、从业人员责任虚化等突出问题。如对未经检测出报告、替检漏检、篡改数据、伪造结果等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罚款上限提高至10万元;对违反强制性标准致使检测报告数据、结果错误的行为,最高可处以5万元罚款,进一步提升了检验检测机构故意违法成本,突出执法力度。

对此,检察机关也向该行业发出警示:“环境检测机构须筑牢法律、道德、利益三重底线,绝不能让‘合格章’变成环境污染的‘保护伞’。”


(记者 陈贞妃 通讯员 冷美霞 徐佳琦